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
正常成人外周血的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0%~1% 绝对值为(0.02~0.05)×109/L。如分类计数>2%(至少计数200个白细胞)或绝对值>0.15×109/L(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算)或>0.1×109/L(直接计数法计算) 称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(basophilia)。
- 目录
-
1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
2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
3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哪些典型症状
4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应该如何预防
5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
6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饮食宜忌
7.西医治疗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常规方法
1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
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比较少见 可见于以下疾病。
1 骨髓增生性疾病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纤维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别是加速期和急变期 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。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还有早期嗜碱性粒细胞增多。有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别伴有染色体易位如t(3;6)或t(6;9)者 亦可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。
2 感染:结核(特别是播散性无反应性结核) 水痘 钩虫等感染。
3 中毒及变态反应:铅 汞 铋 锌 药物(特别是全反式维A酸) 注射异体蛋白后 某些食物过敏。
4 代谢及内分泌紊乱:黏液性水肿 糖尿病等。
5 其他:肥大细胞增多症 脾切除后 恶性肿瘤 霍奇金病 溶血性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 肾病 照射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月经初期 重组IL-3注射后等。
2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
1 感染: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 以口腔炎 牙龈炎 咽峡炎最常见 可发生溃疡或者坏死 肺部感染 肛周炎 肛旁脓肿也非常常见 严重时可致败血症。
2 贫血:部分患者因为病程短 可无贫血 半数患者就诊时已有严重的贫血 尤其是继发性的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。
3 出血:出血时可以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 以皮肤瘀点 瘀斑 鼻出血 牙龈出血 月经量多为多见 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。
3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哪些典型症状
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富含组胺 其增多可致高组胺血症 引起高组胺综合征 表现有发热 全身潮红 心动过速 哮喘 血压降低 甚至休克 溃疡病及出血等 此种情况可见于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为其治疗相关综合征之一 一般于用药2~4周出现 嗜碱性粒细胞随白细胞计数增多而增多 lwakm等发现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全反式维A酸治疗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在嗜碱性粒细胞高峰时 白细胞维A酸受体α重排明显减少 说明嗜碱性粒细胞不是来自白血病细胞克隆 而是反应性增多 此外 嗜碱性粒细胞含肝素 其增多可致出血 以上是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特有的情况。
4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应该如何预防
本病无特殊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平时:
1 早睡早起 运动身体。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亦易激动生火 招致外感内伤。
2 保持心境平和。春季忌怒 处事勿过于急躁 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。
3 戒烟 少喝酒及咖啡。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 诱发疾病发作。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 有些人想借以“消除紧张和疲劳” 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。
4 积极参加身体体检 发现疾病及时治疗。
5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含铁 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。
5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
外周血细胞可正常或增高 嗜碱细胞增高分类计数>2% 绝对值>0.15×109/L 血红蛋白 红细胞 血小板依不同的原发病会有不同的程度的增高。
6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饮食宜忌
噬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
1 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。
2 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3 要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。
(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详情请咨询医生)
7.西医治疗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常规方法
一 治疗
1 基本要点
(1)心理—环境治疗:这是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治疗之一 应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 转移或消除应激源。通过疏泄 解释 支持 鼓励 指导等 帮助病人摆脱痛苦 认识疾病 面对现实 配合治疗 提高适应能力。
(2)药物治疗:对适应障碍的病人药物治疗不必作为首选的方法 但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 为加快症状的缓解 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抗抑郁药或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。对焦虑 恐惧不安者 可使用抗焦虑药;对抑郁症状突出者 可选用丙米嗪 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;对有妄想 幻觉 兴奋激动者或出现冲动行为威胁到自身或他人安危时 可给予短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如氯丙嗪 氟哌啶醇等 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药数周再停药。以低剂量 短疗程为宜。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心理治疗应继续进行 特别是对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 更为有益。
(3)电痉挛治疗: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 可作电痉挛治疗2~4次。
(4)支持治疗:如对不能主动进食或进食量少的病人 补充营养 饮水或输液。
2 心理治疗:当应激源消失后 而情绪异常仍无明显好转 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。心理治疗除与患者交谈外 更应帮助他们如何解决应激性问题 也可让他们发泄一下情绪 这对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。对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除个别指导外 还要进行家庭治疗 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 给予鼓励 再保证建议和环境重新安排等具有支持治疗的作用。
(1)危机干预:当个体遭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冲击 其心理稳定性受到破坏而出现心理危机时 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 使症状得到立即缓冲和持久的消失 使心理功能回到危机前水平 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 以预防将来新的危机发生。
(2)认知行为治疗:应激源消失后 患者情绪行为异常仍无明显好转时需要进行认知行为治疗。任何对应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改变都受思维过程的控制 不良的认知导致不良的情绪 以致产生不良的行为 因此认知行为治疗通过矫正患者的思想 信念和态度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。认知行为疗法可分3个步骤:①找出与不良行为有关的错误认识;②寻找证据 论证这一认知的错误;③分析错误认知的根源 帮助病人重建认知。
(3)支持性心理治疗:当应激源停止后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 这对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作用。
需要指出 人的需要与个性特点是形成精神应激的内部条件。人们面对同一外在客观世界 由于反映方式不同 可形成了不同的内心世界。例如有的人感知世界认为充满爱心 而有的人感知世界认为充满敌意;有人心直口快 有人城府很深。对满足需要的具体行动 有的人犹豫不决 自我克制过多;有的人说干就干 不顾行为规范。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 利害关系的辨认 有人当机立断 有人充满内心冲突 结果造成精神应激或焦虑状态。面对失败 有人自责自咎 有人怨天尤人 进而有的人心潮起伏 有的人泰然处之。因此治疗时既要尽量消除应激事件的影响 也要注意改造对个性特征有重要影响的个人价值观及其应激障碍。如果个人存在过高的内部需要和愿望 在此背景上形成不够恰当的价值观 养成对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个性特征 由此产生特殊的认知 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 可以成为应激相关障碍的重要原因。因此 通过治疗使认知方式与价值观转变 可以继而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转变。以转变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认知心理治疗 在减缓应激与防治相关疾病方面 具有治本的效果。转变价值观的正确途径是使个人的价值观更加接近客观实际 更好适应社会生活。总之 对于完美主义 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 必须通过心理治疗予以矫正。
(4)以道家学说为治疗哲理的心理治疗:
①中国的道家处世养生法可有助于减缓精神应激。道家有自成体系的处世养生哲学 与儒家思想长期并存。道家处世养生法作为一种价值观 对应激相关障碍 神经症与心身疾病的认知心理治疗 有较好效果。道家处世养生法经杨德森教授整理 有以下4条原则:
第一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:只作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 不作危害自己 他人与社会的事。为而不争是要求自己尽力而为 量力而为 不与人争 不与人攀比 不嫉能妒贤 就可大大改善人际关系 消除“窝里斗”的现象。
第二 少私寡欲 知足知止:降低利己私心与过高的争权争名争利欲望 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为社会与个人的奋斗目标。不安排过多任务 对人对己不作过高要求 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 适可而止 知足常乐。
第三 知和处下 以柔克刚:海纳百川 水容万物 求同存异 百花齐放。
第四 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: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预测进程 预知结局 因势利导 游刃有余。不倒行逆施 不强迫蛮干 不揠苗助长 不急于求成 在危机面前作好出现最坏情况的精神准备 寻求不坏的结局。
②道家处世养生法认知心理治疗 有A B C D E5个治疗程序:
A 探索应激源 由病人陈述生活经历 遭遇的生活事件或精神创伤 求医时存在的精神痛苦与躯体不适。
B 通过价值观量表 评估病人的价值观 即对人生 名誉 权利 地位 财富 爱情 健康等的评价与个人的追求。
C 评估病人应对生活事件所常采用的方法 成功的经验 特别是失败的教训 如走极端 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。
D 介绍道家处世养生法的几个基本原则 让病人对照自己的A型性格与行为 失败的应对方式 重新思考和定位。
E 通过1个月至半年的治疗 客观评定疗效。
总之 通过集体宣传与个别谈心 针对病人的生活事件 心理冲突 性格特征与失败的应对方法 共同寻找摆脱心理危机的出路。在认知治疗时 应列出失败的认知方式 寻找新的认知方式 接受道家处世养生法的价值观 反复练习 不断解决生活中遭遇的生活事件 达到重新适应生活 回归社会和促进精神健康的目的。
二 预后
只要给予适当治疗 临床实践显示预后良好。当应激源消失后 一般几个月 最长不超过6个月即可恢复正常。有报道指出 青少年比成年患者病程要稍长些 并有伴发自杀行为者。还要注意这些青少年来门诊时有无物质滥用或依赖问题。对那些数年不愈的患者 应考虑应激源是否未完全消除 并仔细深入接触 观察有无其他精神障碍未被发现的可能。